脑梗塞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桂枝加附子汤合当归四逆汤治疗脑梗塞
TUhjnbcbe - 2021/12/16 14:33:00

张某某,男,71岁。年04月21日就诊。

主诉:头晕、乏力半年。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脑梗塞后遗留头晕,昏沉不清醒感明显,周身乏力,伴四肢冰冷,天气转暖后仍需穿羽绒服出门。口服多种活血通络药物,效果不明显。今日门诊就诊,刻诊:头昏沉感,周身乏力,四肢冰冷,左侧手部可见不自主间歇抖动。饮食睡眠可。二便可。

既往史:无烟酒不良嗜好。左手间歇抖动数月余,医院就诊无法明确诊断,帕金森待查。

四诊:神清语利,略显焦虑,行走略带慌张步态,舌质淡,苔水滑,脉沉细无力。

辨治思路:头晕,乏力,为虚寒内生,气血不充,水湿瘀血困阻;四肢冰冷,手部抖动,太阴寒盛,水饮冲逆。辨为太阴虚寒,夹水饮瘀血。

诊断:中医诊断:眩晕。西医诊断:(1)脑梗塞后遗症;(2)帕金森病?

治则:温太阴,化水饮,通经络。

方药:

首诊:年04月21日桂枝加附子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桂枝15g赤芍15g黑顺片10g茯苓15g

白术15g当归15g细辛10g鸡血藤20g

*参20g甘草15g生姜15g大枣15g

水煎服,3剂,日一剂。

二诊:年04月25日服药后手足温,行走有力,头晕减轻一半。击鼓再进,调方继服。

桂枝15g赤芍20g黑顺片10g茯苓15g

白术15g当归15g细辛10g鸡血藤20g

*参20g甘草15g白芍15g川芎10g

生姜15g大枣15g

水煎服,7剂,日一剂。

三诊:年05月02日服药后手足冷消失,头晕未再发作,体力明显改善,慌张步态明显改善。左手抖动仍存在。舌质淡,苔薄。脉滑。调方继服。

桂枝15g赤芍20g黑顺片10g茯神15g

白术20g当归15g鸡血藤20g*参15g

甘草15g白芍20g川芎10g龙骨20g

牡蛎20g

水煎服,3剂,日一剂。

四诊:头晕、乏力、四肢冰冷消失。慌张步态消失。左手情绪激动时仍抖动。嘱停药观察。

诊后思考:

(1)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依然取决于辨证用药是否对症。目前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大多喜欢补阳还五汤配合血府逐瘀汤的方剂搭配,这与过度的营销和部分养生专家的宣传有很直接的关系。不是说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效果不好(我在临床也经常用),而是过度的宣传,让医生懒动辨证,让患者变得迷茫,于医者,于病家,均不利。

(2)经方辨治脑血管病,同样有其独特的优势,并不局限于中风病篇的论述。胡希恕老先生常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脑血管病,效果甚佳,均是遵循六经八纲辨治的思路。实际应用中,病情以单一肢体活动不利者,小续命汤、葛根汤、*芪桂枝五物汤、麻*加川芎汤均可择情选用,病情偏重,合并言语、吞咽、二便功能失调者,以柴胡剂为基础,根据病情,合用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当归四逆汤、或者承气汤类方,以疏利气机为核心,兼调气血,往往效果比较理想。后世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地*饮子同样也可以根据辨证,随证并入,提高疗效。

(3)该患者头晕症状,没有常规应用天麻、菊花、蔓荆子等清利头目的药物,同样头晕明显改善。原因同样在辨证。清利头目药物大多轻清升散,性味偏凉,该患者本有虚寒,故并不适用。患者肢体抖动,仍不能排除帕金森病或者帕金森综合征的原因。医院神经内科进一步检查。对于肢体抖动的治疗,考虑可以尝试真武汤配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实际效果有待检验。明确病情最为主药,以免误诊。

山东淄博

年5月27日

辛丑年癸巳月乙亥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桂枝加附子汤合当归四逆汤治疗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