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患者会来门诊“我脑梗了,该怎么办”,而医生看他健步如飞、神清气爽的样子,问他哪里脑梗了,此时,大多数患者会拿出提示“头颅CT显示腔隙性脑梗或者小缺血灶”的影像片子或报告。其实,大家都会被这样的字眼所惊吓,总担心自己是不是中风了,那么,到底“腔梗”算不算脑梗呢?
腔梗又名腔隙性脑梗塞,属于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生在基底节区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之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的软化病。其病变范围一般为2-20毫米,以2-4毫米者为多见,大多数临床上的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有些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的头晕眩晕等情况,主要还是要通过CT和MRI来进行判断。
关于腔梗的这些内容要牢记
“一点”:很小的一个点。如前所述,腔梗在CT的影像上就是很小的一点,也就说明是很小的血管。
“二小”:部位小、症状小。正因为腔梗的部位很小,所以它引起的症状也很小。这也很好理解,就好比这根水管很小,所以它灌溉的面积很少,其他的水管也能过来帮忙灌溉这块土地,所以引起的症状就很小。因此,大家不必因腔梗而过度担心。
“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此前已经提到过腔梗是小血管堵塞,也就是小的水管堵住了,堵住的原因最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管道本身质量下降(高血压,血管弹性变差);第二,管道“垃圾”(高血脂,管道内有“垃圾”堵塞);第三,管道水流变缓(高血糖,水流粘稠偏慢)。
大部分情况无症状无需担心,也不需接受治疗,只要做好预防就可以。很多人都是在头晕、头痛、脸麻、手麻、记忆医院,所以他们很容易把“腔梗”和脑梗死、脑卒中联系起来,导致自己的过度恐慌。
腔梗的特点
第一:
隐袭性,往往是在做头部影像学检查偶尔发现;
第二:
蓄积性,人常说的“量的积累,质的变化”。小血管病的控制不佳,往往是导致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
第三:
病因复杂,导致小血管病表现的疾病种类很多,因此脑小血管病的病因比大血管病(即血管狭窄)较多。
腔梗的病因
腔梗的病因大体可以分为六种:
血压控制不佳、昼夜节律消失
散发或家族性脑淀粉样变
炎性和免疫介导性血管炎
家族遗传
静脉胶原增生
其他原因
脑小血管病的最终结局往往会导致血管性痴呆,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严重的生活不能自理等,一旦症状明显出现以后,其疾病进展将不断加速,并且治疗效果会越来越差,因此需要早诊断、早评估、早干预。
“四护”:护血管、护通畅、护流速、护情绪。
1、护血管。血管的硬化是引起腔梗很重要的原因,因此保护血管是首要任务,在冬天给血管涂层保护膜,让血管更坚固,可以适当吃一些软化血管的食材,比如鱼、木耳、西红柿、苹果、山药等。
2、护通畅。防堵保畅能够保证血液在血管内顺利通行,确保大脑的土地得到足够的养分。因此如果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高、且颈动脉超声提示有斑块,就该使用他汀类降脂药,此外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3、护流速。让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更顺利,对大脑的供血更充足。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一些活血通络药物,让循环更顺畅,让脑有所养,脑有所依。
4、护情绪。情绪的影响不仅仅是心理,对躯体的健康同样重要,易怒、焦虑、抑郁同样会对血管有影响,中医说:怒伤肝,思伤脾,讲的就是多思和易怒容易影响肝和脾,而肝和脾都是气血很重要的部分,所以情绪调控对血管意义重大,这也就是为何经常在冬天会出现因为情绪激动而血管爆裂的患者的原因了。
脑小血管医院。监控可控性脑小血管病相关因素,延缓疾病进展,并对脑小血管病进行随访。
来源:综合
编辑:胥岩
审核:李佳
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