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了,不仅仅是物质上,饮食上也是如此。但也正因为有了更多的选择,导致人们在饮食和生活方式上,越来越不注重健康了。
在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影响下,很多心脑血管疾病也日益高发,其中脑梗可以说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因为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都是较高的,一旦发作将对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那么脑梗的发病高危人群有哪些?
1、有高血压的人:血压持续升高,或者血压波动过大,容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损伤血管内皮,加速血栓形成。
2、有高血脂的人:血液脂质含量超标,容易导致血液粘稠,影响血液循环,增加血栓风险。
3、有糖尿病的人:这类人群身体代谢功能紊乱,血糖难以维持平衡,容易造成血液粘稠,促进血栓形成。
4、身材比较肥胖的人:肥胖的人,体内囤积有大量的脂肪,血液中会沉积很多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脂质,易诱发高血脂,提高患病风险。
5、有脑梗家族史的人:脑梗有一定的遗传属性,若家族里的直系亲属曾有人得到脑梗,那么后代得脑梗的风险也会比他人更高一些。
脑梗来临时往往有4大征兆,如有出现,需要警惕
1、午饭后特别困,频频打哈欠
午饭后,血液浓度正处在一个高峰值,这个时候血液流动相对缓慢,大脑容易供血不足,所以会频频打哈欠,这是大脑获取氧气的一种方式。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注意脑部血管堵塞。
2、视力下降,看东西一阵阵模糊
有的中老年人会出现短暂性的视力模糊,眼前一片发黑,休息一会可好转。这种情况多半是视网膜神经缺血缺氧引起的,如果偶尔出现一次不用过于担心,但若是经常出现,则需要警惕脑梗发作。
3、晨起觉得头晕,晚饭后异常清醒
早晨起床本该是最清醒的时候,如果总是觉得头昏脑胀,反应力变慢,吃完早餐后才清醒,可能是血液过于粘稠了。而这类人群,往往到了晚饭之后会异常清醒,若同时存在两种情况,最好注意检查血脂。
4、下蹲时觉得胸闷,呼吸不顺畅
普通人偶尔蹲下做事不会有什么异常情况,如果是高血脂或血管堵塞的人下蹲,可能会觉得胸闷,呼吸不畅。若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血液的粘稠度已经比较高了,影响了血液循环,要警惕脑供血不足。
4种食物是脑梗"克星",平时紧着吃,血脂降了,血管干净也通畅
第1,五谷杂粮
高血脂的人,可以多吃燕麦、小米、全麦、大豆类等食物,里面含有多种营养素和纤维素,在补充人体热量的同时,又能起到降胆固醇的作用,还可以增强新陈代谢。
第2,富含SOD的食物
SOD是指超氧化物歧化酶,这种物质可以提高血清溶血素,清理血管自由基,保持血管的年轻状态。在常见的青梅中就富含这种营养素,血脂高、血液黏稠的人,可以喝一些青梅液,充分吸收其中的SOD、芦丁、类*酮、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元素,对清血管、化血栓、降血脂更有帮助。
第3,富含植物固醇的食物
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含有植物固醇,比如大蒜、木耳、山楂等。植物固醇可以促进脂类物质的代谢,减少脂类物质沉积。所以经常吃一些,或许可以降低脑梗风险。
第4,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补充维生素是很有必要的,平时常吃芹菜、胡萝卜、*豆芽等食物,可以很好地补充维生素C,还可以多吃茄子,补充维生素P,这些营养成分都有调节血脂,清理脂质的作用。
总而言之,若想远离脑梗,饮食上一定要注意。高脂肪、高盐、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都要少吃或尽量不吃,但也要注意营养均衡。日常多喝水,坚持做些运动锻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养护血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