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血压降压治疗不能过急,注意个体差异 [复制链接]

1#

中老年人中长发病之一就有高血压,高血压通过药物控制,保持情绪虽然可以得到控制,但是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影响还是很大的,因为高血压的并发症很多,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所以控制和预防高血压是必须要重视起来的,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饮食上需要注意的事项。

宜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尤其是深色蔬菜,像番茄,芹菜,茼蒿,苋菜等绿色蔬菜,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镁锰铜磷,有清热解*,收敛止血,清血养心,利小便,降血压的功效。

宜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类等,海带中含有的海带多糖,能够有作用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还具有抗凝血的作用,可防预血管内血栓的产生。

宜多吃含钾,钙丰富的食物,像奶制品,豆制品,茄子,黑木耳,沙丁鱼等。

宜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想菠菜,白菜,胡萝卜,*瓜,苹果,梨等。

忌吃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脂肪高的肉类及肉类加工品,像五花肉,肥肉,香肠,腊肠,熏肉等。这类食品容易造成血液中血脂过高,诱发冠心病。

忌吃咸菜,辣椒,含酒精的饮料和咖啡,这些食物容易造成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

忌吃动物油脂,最好选用植物油。

忌吃胀气的食品和口味浓重的饼干,少盐是高血压患者必须谨记的,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可以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

高血压这种病症一定是要尽快的及时的并且有效地进行治疗。否则后果将会非常不堪设想。那么,这种病症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高血压降压治疗不能过急,注意个体差异

医院,和科里的医生聊天中,无意间谈到医疗环境问题,他告诉我,前阵子科里给一个高血压病人进行了赔偿。高血压是心血管科的常见病,治疗方案也比较成熟,即使是年资不高的医生,一般也不会出太大问题,这个医生的话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在那位医生的帮助下,看到了当时的病历。

病史简介

患者老年男性,78岁,以“阵发性头痛头晕30余年,加重3天”为主诉入院。

患者3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无黑矇晕厥,当时测血压高,/90mmHg,当地诊所诊断为“高血压”,给予降压等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出院。此后头痛头晕时有发作,症状基本同前,口服“复方降压片、缬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吲达帕胺”等药物,未规律服药,血压控制不佳。

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头痛头晕再发,较前加重,伴恶心、无呕吐,无视物旋转,无晕厥黑矇,无视物模糊,无肢体活动障碍,无胸闷气短等不适,测血压高达/mmHg,门诊以“高血压3级(极高危)”收住入院。既往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吸烟20余年,20支/天,现已戒烟10年。

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8mmHg,患者神志清,双肺呼吸音粗,未问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分,率齐,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查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了解到以上信息,我对病人的情况大体了解,“总体来看病情基本还算稳定,在排除脑出血等急重症以外,只要平稳降压,问题应该不大。”

“问题就出在降压上!”那位医生接着说道,“来了以后给病人急查了头颅CT,结果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当时院里刚好要开会。二线医师就向一线值班大夫大体交代了一下治疗方案,一线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本科生,平时工作也比较认真,二线医师交代过后就去开会了。到了后半夜,家属跑过来说,病人突然大小便失禁了,说不出话了!”

我听了以后头脑里掠过一丝困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患者的表现是很可能头颅出了问题!”我赶紧翻看了医嘱单,患者在入院排除脑出血后,主管大夫给予了硝普钠(0.9%氯化钠注射液50ml+硝普钠25mg3ml/h)持续泵入。在翻看了护理记录单后,我稍微明白了一点。护理记录单上,患者入院后血压/98mmHg,硝普钠泵入30分钟后,血压为/80mmHg,3个小时后血压竟然降到了/70mmHg!

“病人病情变化时急查了头颅CT没?电解质怎么样?”我继续问道。“查了,肾功、电解质都正常,头颅CT回报:多发腔梗性脑梗死。”

回顾一下这个病例,降压过快,可能是患者病情变化的原因,硝普钠对于高血压,尤其对血压较高的情况下,使用十分普遍,效果也很明显。但是在硝普钠的使用中,我们应该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其中应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