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遇到颈动脉斑块,除了控制斑块的进展,还要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著名的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颈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健康问题。很多人担心颈动脉中的斑块突然“掉落”,把血管堵死,造成脑梗塞,所以四处求医问药,寻找治疗斑块的方法。但是在治疗之中,除了按医生指导用药处,避免斑块的破溃也很重要。

一、稳定斑块的他汀

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人体胆固醇的合成,可以调节血脂。在血脂之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粥样硬化斑块的核心物质,而他汀类药物可以直接降低LDL-C的水平,对粥样硬化斑块进行“釜底抽薪”。

降低血液中的LDL-C水平,就会使内膜中游离的LDL-C就会逆流回血液。不过脂质核心中大多数LDL-C被巨噬细胞吞噬,变成了泡沫细胞内容物,并不是游离状态不能逆流出来,所以他汀降低LDL-C并不能消除斑块,只能抑制斑块进展。

他汀类药物除了降低LDL-C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对抗LDL-C所致的氧化反应、炎性反应,还能改善动脉内膜的代谢,增加斑块脂质核心的密度,使软斑块变“硬”。也就是说,他汀类药物可以使不稳定的斑块变得稳定,不容易破溃。

二、预防血栓的抗血小板药

在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中,代表药物是阿司匹林,所以常用阿司匹林来代表整个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就是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当斑块破溃的时候,可以阻止血小板的聚集,继而可以阻止纤维蛋白的激活,避免血栓的形成。

他汀类药物可以加固斑块,使其不易破溃;但是万一斑块破溃了,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阻止血小板聚集,预防形成血栓。所以说两者是一对“好搭档”,两者联用就如同给动脉斑块上了一个“双保险”,可以最大限度的预防血栓发生。

三、对斑块进展的控制

药物可以预防斑块的破溃,但是对诱发粥样硬化斑块的因素进行控制,就可以延缓或是中止斑块的进展。诱发粥样硬化斑块的风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还有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还有衰老和家族遗传等因素。

在这些因素中,除了衰老和遗传因素不可干预外,其他的因素都可以控制。对于有些风险性不高的斑块,只要控制诱发粥样硬化斑块的风险因素就可以,并不需要进行药物预防。药物治疗的同时也会带来副作用,所以是否需要用药预防,需要经过医生评估获益与风险之后才能决定。

四、避免斑块破溃的3个诱因

很多人发现了斑块之后,就成天担心斑块破溃。实际上,动脉中的斑块并不容易破溃。这是因为,日常的血流冲刷、血压的正常波动并不会使斑块破溃,只有在血压剧烈变化,使血管发生痉挛的时候,其中的斑块才容易破溃。而使血管痉挛,主要有3个诱因,要注意避免。

1、温度变化:骤热或是骤冷,都会刺激血管,引起血管痉挛。常见于室内室外的温差过大时,以及在泡澡、洗桑拿的时候。

2、剧烈运动:大体力运动、用力排便时,会使血压骤升、血管痉挛。还要提防猛回头的动作,会牵拉颈动脉,也容易造成斑块破溃。

3、情绪波动:大悲或是大喜引起的情绪剧烈波动,会诱使机体大量释放收缩血管激素,造成血管痉挛。

总结一下,在治疗颈动脉斑块的时候,药物治疗虽然很重要,但也要根据斑块的风险情况选择使用。通过控制风险因素可以中止斑块的进展,而且除了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外,避免诱因也很重要。我是药师华子,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