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跟着中医学看病,李友鹏原创科普文章我谈现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品牌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m/

跟着中医学看病,我谈现代病之“望诊”

作者:李友鹏

“望诊”是中医看病的第一诊,“望”,看也!“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老子《大学》)。医者运用视觉对病人的全身可见症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患者的健康或疾病状态,称为望诊,观察人的神、色、形、态、舌象、面色、皮肤等情况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又有整体和局部望诊之分。症现于四肢五官,病存于五脏六腑,舌诊和面部色诊反映内脏病变较为准确,实用价值也较高,是中医独特的传统诊法。

望诊是重要的第一印象,也是大概率,大脑能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判断和治疗措施。什么疾病有什么样的疾病脸谱,如脸色惨白是血虚体质;脸色暗沉是肾气不足;皮肤粗糙是阴血不足;面部铁青色是子宫寒冷;鼻头色青,腹中痛(张仲景);如捂着肚子来看病的肯定是因腹痛就诊;捂着面颊来就诊者多数是牙疼;大腹便便者多是高血脂、高胆固醇、脂肪肝;说话声音高、语速快的人多数都有气虚表现,是阳虚体征;戴近视眼镜的人多属阳虚体征;又如脑出血病人的症状,黑眼珠总是在眼角处,如划一下患者脚心,他不像常人那样往内扣,而是使劲往外拉伸,一看便知是脑出血的症状,比做脑CT还准。

走路瘸行更不用说了……总之征象多多,你只要阅历丰富,便可明察秋毫,游刃有余,把人看透,把病看透。甚至看看鞋底就知道你腰椎的情况,如果两边的鞋底是对称的,说明你的脊柱是中正健康的。如果鞋底两边的磨损不对称,则说明你的脊柱已经失衡,应尽快就医整复,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中医的看病就是看人,看人就是大概率,祖国医学自始至终贯穿以人为本的原则。瘦人多火,宜多用温性药或寒凉药;胖人多寒,宜多用热性药;越是体格强壮的人,越容易得急性病;脾气暴躁的人易患急性病,且是高血压和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也是要去人生的终点站跑的快的人;临床上要耐心与此类病人解释,防止医患矛盾的发生。越是憨吃迷糊睡的人,心态平和的人,心里不装事的人,无愁无忧的人,越是不容易生病的人,是长寿类型。

医生不是算命先生,但有时还真的能预知生死,只要你在人群中注意观察,总会发现与疾病相关的临床症状。如在老年群体中,最近一个时期鼻梁骨肿大发光亮的人,要警惕心肌梗塞或脑梗塞发生的可能;下眼睑浮肿的中老年群体,除了肾脏疾病外应警惕冠心病发生的可能;眼睑内侧出现皮肤隆起(医学上称为睑黄瘤)的中青年人是高血脂的表象,应检测血脂;长期讲话声音嘶哑的中老年人,应警惕肺部疾患的发生;平素健康,突然晕倒,额头冒汗,是危症(阳气上越欲脱);平素健康,突发腰腹部刀割样疼痛是结石的征兆;……人是一个信息的载体,只要你抓住某些蛛丝马迹,就可提前介入,挽救病人于疾病的暴发之前。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世态万象无奇不有,在现实生活中不乏无病装病、病轻装病重,医院“碰瓷”的病人。车子碰了一下,伤员就这里痛那里痛的厉害,医院做这检查做那检查,要求多多给予赔付;两方打架斗殴,被打吃亏者一方自是无病呻吟、小病大吟;更有夫妻两个生气打架女方来个老牛大憋气,装做休克了,“气弹脚”了,甚至连呼吸都听不到了;如此怪象临床症状错综复杂,这里有实病、有虚病,有真病、有假病,实病中有虚,虚病中又有实,在临床上要注意仔细观察、仔细甄别,以判断虚实,搞清楚到底哪是虚的?哪是实的?实病中又有多少虚的成分,虚病中又有哪些实的成分。最后采取实病实治,虚病虚治的方法,正确处理这类病人,使实病者得到有效治疗;使虚病者的家人满意,保护虚病患者的隐私,有效杜绝医患纠纷。

对一些有点疾病又有点装病的人,嚎天动地、大声呻吟的病人,本身就说明有虚病的嫌疑,医生是不怕这类病人的,医生真正怕的是那些不能说话的病人,那才是真正危重的病人。对癔病(歇斯底里)的病人最好的办法是针刺治疗,针刺能有病治病,无病强身。通过针刺刺激了病人的痛觉中枢,对邪病有震慑作用,能让病人对医生产生敬畏心理,达到问啥说啥、道出真情、配合治疗之目的。针刺没有药物的副作用,没有用错药之说。总之,不管是实病还是虚病,能把“病”治愈即是目的,使病家满意而归即是一名好医生。

望诊面面观社会现象,这是我由“望诊”而想起的“现代病”群体,手机已成为一大玩具,手机导致的这一现代病,“低头族”,颈椎不好,眼晴干涩,视力下降等症,这是大概率可能发生的疾病,一种新型的现代病,也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望诊该类疾病之预后,不少学生为此耽误学业,有多少未成年人加速了发生近视的步伐,导致了近视眼;有多少上班族为看手机遭到领导批评;又有多少中老年人看得是眼睛干涩、颈项僵硬;有多少走路者、赶场者、开车者成为低头一族而酿成重大交通事故。这些本不该发生的事情结果还是发生了。这一切,手机是推手,是罪魁祸首!

手机这一现代科技的产物,多了虚无缥缈,少了实实在在;拉近了远方亲人的距离,却淡化了近方亲人的感情;增加了与陌生人的联系,却淡化了熟人之间的感情;加强了空间的交流,却淡化了现场的交流;减少了纸质阅读,减少了动笔写字的次数……手机这一新型通信工具之利与弊,孰是孰非我们暂且不多议,在此只是告诫大家为了健康还是节制一些为好!不妨每天来几小时“飞行模式”,静坐冥想,闭目养神,享受宁静致远的清闲,这是来自医家的忠告。(.6.4)

李友鹏(男),知名中医,原籍山东齐河,现居山东济南。爱好诗词,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诗歌多篇,创城征文获得济南市一等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