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感动中原之王春峰夫妇养育邻家孤儿7年如一日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症状有哪些

感动中原之王春峰夫妇 养育邻家孤儿7年如一日_河南


7年前,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离家出走,8岁的他成了孤儿。不忍看着他受冻挨饿,平素并无多少来往的一对邻居夫妇伸出了援手:小兄弟别怕,先到哥嫂家住下吧!这一住就是7年。7年来,从衣食住行到读书看病,这对热心夫妇将“兄父嫂娘”的双重身份演绎得淋漓尽致。谈及这么多年来的付出,善良的夫妇平静地说:“只要他将来出息了,看见我们还能喊一声大哥大嫂,就够了。”


□今报 王俊生/文图


【善良】


夫妇俩把8岁孤儿领回家


“实话实说,刚开始我并没有要收养小兄弟的意思。”说起7年前的一幕,生性直爽的兰翠云一开口就笑了,“但我那口子的话我不敢不听啊!”兰翠云是叶县旧县镇大王庄村村民,今年46岁,爱人王春峰大她四岁。夫妇俩育有一对儿女,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几亩庄稼地维持。


兰翠云口中的“小兄弟”名叫王春要,是隔壁邻居家的孩子。由于王春要的父亲患有癌症,一直没钱治疗,加之王春要的母亲又常年疯疯癫癫,所以村里几乎很少有人和他们来往。


2004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兰翠云一家正在吃晚饭,突然听到了隔壁传来一阵哭声,紧接着就看见8岁的王春要哭着跑进来。兰翠云一家这才知道,王春要的父亲因病情恶化去世,之后没多久,王春要的母亲也不知去向。三天后,村里人集体将丧事办完。可今后的日子,8岁的王春要该咋过?现场的邻居都不说话,有些人干脆悄悄离开。


王春峰把兰翠云拉到一边,说想把小兄弟领回家。“我不愿意。你想啊,自己有两个孩子,再多一个孩子咋养活!他爸把眼睛一瞪说:他一个亲戚也没有,难道看他饿死?再一看可怜的小兄弟,我也就心软了”。就这样,当时并不十分情愿的兰翠云和丈夫,在众多村民不解的目光中,把王春要领回了家。


【结亲】邻居家的大哥大嫂成了“兄父嫂娘”


按照村里的辈分,王春要平时见王春峰喊大哥,过来后也就沿袭这一称谓。兰翠云说,当时的王春要一年到头只有两套衣服:一套棉衣,从10月底能穿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一套薄衣服,从每年的四五月份能穿到国庆节之后。不仅如此,由于没有家人照料,一年到头,除了夏天能隔三差五到河里洗洗澡之外,其余时间王春要除了脸和手,其他地方几乎不沾水。“小兄弟第一次到我家吃饭时,差点噎得窒息了。后来一问,我哭了。他说这么多年都没吃饱过,怕吃了这一顿你们就赶我走,所以想多吃点。”兰翠云说,从那次以后自己改变了心态。就这样,从第一次帮王春要洗澡,第一次给王春要买衣服、鞋子,第一次带王春要理发,夫妇俩开始了长达7年之久的“兄父嫂娘”身份。


“小兄弟在原来的环境里习惯了,很多毛病需要改正。可是,考虑到自尊心的问题,有些事情能当面说,有些事情就只能一遍遍引导。孩子他爸为了让他改掉不洗澡的毛病,那段时间一直没有出去打工,始终坚持带着他洗澡;他不爱换衣服,我就等到半夜他睡熟后把新衣服放在床头,把旧衣服拿去洗了。再后来,我就告诉他,衣服坏了、扣子掉了,要脱下来补一下”。


【激将】逼着“小兄弟”继续读书


王春要在父亲去世时读小学三年级。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夫妇俩把他送到学校。


虽然年龄小,但王春要很珍惜读书的机会。用兰翠云的话说,回到家,除了吃饭睡觉,只要有时间,王春要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读书,兰翠云夫妇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王春要,在初中一年级上半学期结束后,却提出要辍学。夫妇俩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班里有同学嘲笑他是靠施舍才能读书。王春要的性格夫妇俩很清楚,要想劝他回校读书,常规的办法根本不管用,无奈之下两口子给在平顶山市区上班的大儿子打了个。大儿子想了想,让夫妇俩把王春要送到他那里去,说他有办法。“啥办法?让小兄弟去打工,在一个雪糕店当售货员。”兰翠云说,王春要在坚持了一个多月后自己跑回来了,并一再表示知错了,以后一定好好读书。“我就告诉他,大哥大嫂家里的确不宽裕,但绝不会让他辍学。同时又激他说,你不好好读书,将来还指望我们帮你盖房子、娶媳妇?那时我们可不管!”


从那次之后,王春要再没提过辍学的事。


【欣慰】“大哥大嫂老了我伺候”


如今,15岁的王春要已经是叶县一所重点中学的初中二年级学生。采访中,提起王春要的成绩,兰翠云得意地用手指了指墙上的一排奖状:“这都是他去年得的奖状,各科都有,除了一个第三名,其他全是第一名。老师说,要是哪次考试王春要有一门功课的成绩不在前三名之列,全校师生没一个会相信。”


问及这么多年的付出,大大咧咧的兰翠云再一次露出了爽直的个性:“当初把他领回来,不是想他以后怎样报答我们,他只要好好读书,上高中、读大学,甚至读研究生我们也全力支持。以后他出息了,只要还知道喊我们一声大哥大嫂,就够了。”


由于当天是周末,下午5时许,王春要骑着自行车放学回来了。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兰翠云的女儿王霞。女儿是趁着周末回来看父母的,途经学校时,特意等着“小叔叔”搭伴一起回来的。


“大哥大嫂对我,比我爸我妈在的时候对我还好……我也不知道以后自己会咋样,但是大哥大嫂老了的时候,我肯定会在身边伺候……”说完,小家伙已经哽咽。


一旁的王霞轻轻拍着王春要的背,而兰翠云哭了,王春峰也哭了,脸颊上滑落的眼泪,酸涩中应该有更多的甜。


■ 手记


兰翠云给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我并不想收养小兄弟!”她的第一句话,让很不适应。


这个自称是全镇脾气出了名的坏、嗓门出了名的大的农家大嫂丝毫不在意表情的变化,前后近2个小时的采访始终抱此态度。但奇怪的是,听着听着,不由自主乐了。


之所以乐,是因为那些听起来很刺耳的言语,是出自一个内心坚定助人但绝没丝毫其他想法的农村妇女口中的大实话。


她告诉王春要,读书花多少钱都可以,但乱花一分钱不行,因为我们也不富裕;她告诉王春要,以前你的很多坏习惯要改,不改我会骂你甚至打你,就像对自己的亲弟弟一样,你爱咋想就咋想;她告诉王春要,我不可能操心你以后结婚生孩子的事,所以你只能靠读书改变命运,能读到哪一天我和你哥就供到哪一天……。


然而,当王春要在学校受欺负了,泼辣的兰翠云会放下地里的活立即赶过去,死活要对方向“小兄弟”赔礼道歉;狠心把主动辍学的王春要送去打工时,每星期她都要坐车去市里偷偷看一次……


不想收养,的确是实话,因为他们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们也有自己家那本难念的经。但不想养小兄弟的他们还是养了小兄弟,并且已经养了7年。后面还有几个7年他们不知道,但很明显,从他们的质朴与坦率中可以看出,小兄弟已经成为他们家难以割舍的一员,愿意或者不愿意、养或者不养已经是多余的话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