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阿司匹林可预防心梗脑梗,但不能这样吃
TUhjnbcbe - 2025/3/15 9:13:00

阿司匹林很多人都知道可以用来预防心梗,脑梗,但是,很多人都吃错,如此不仅起不到应有的预防作用,反而可能出现相应的副作用,甚至发生危险。下面,先说几种常见的服用误区。

第一,阿司匹林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吃。

第二,为了怕副作用,偶尔吃一次,或者是每间隔一两天吃一次,再或者减少剂量,每次只吃25毫克或者是50毫克。

第三,觉得头晕了,甚至是出现偏瘫或者是肢体麻木等不舒服的时候,立即吃阿司匹林,进行所谓的自我抢救。

第四,晚上吃,饭后吃。

这些都是服用阿司匹林常见的误区。为什么说是误区?首先,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绝对不是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吃。为什么要对抗血小板聚集?因为有些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存在部分动脉斑块的不稳定,不稳定的斑块儿就相对容易破裂,然后,血液里的血小板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就会在斑块的破口处聚集,进而和纤维蛋白等物质一起,就形成了血栓来堵住破口。就像是我们的皮肤被划伤了,形成血凝块是类似,但是这个过程在血管内部就容易出现失控。当血栓过大的时候,就容易堵塞血管的管腔,造成梗死。堵在脑血管就是脑梗死,堵在心脏冠脉血管就是所谓的心肌梗死,因此,阿司匹林就是用来抑制这个时候血小板的聚集的能力,也就是说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的。因此,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甚至是没有不稳定的动脉硬化性斑块的人群,即便你年龄再大,也未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

阿司匹林这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出血倾向,这个好理解,它就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这也是它之所以能够预防血栓的一个作用存在。它另外的一个副作用,就是抑制胃黏膜的自我保护能力,所以造成胃溃疡,甚至是消化道出血等问题。因此,很多人就希望通过减少阿司匹林每次服用的剂量,或者是拉开服用的频率,来希望降低他的副作用。愿望是好的。但是这样一来,首先起不到预防心梗,脑梗的作用,药物发挥作用是有剂量要求和持续时间要求的,并且根据全国乃是全球使用阿司匹林的临床观察来而言,降低剂量,它并不能明显地降低胃肠道的副作用,可以说是得不偿失。有些人在出现偏瘫或者是胳膊腿麻木不适以后,自服阿司匹林试图自我抢救,这是没有作用的。药物起作用需要时间,如果已经形成了梗死,当时吃阿司匹林根本来不及,且可能会直接影响接下来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对于脑血管病来讲,突然偏瘫或者是肢体麻木未必都是血管堵塞引起的梗死,还有可能是因为血管破裂而出现的脑出血,这个时候去吃阿司匹林无异于是火上浇油。

1
查看完整版本: 阿司匹林可预防心梗脑梗,但不能这样吃